找到相关内容9647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宗教问题

    崛起,要谈构建和谐社会,就要了解中国国情,了解中国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,这其中也包括宗教方面的问题。搞清这些方面的问题,我们才能谈得上如何解决,这就是我今天要谈这个问题的引子。   首先,向大家...人权的体现,应该落到实处。对于政府来说,要强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,怎么解释呢?宗教局的解释是“既要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,又要规范宗教事务管理”,好像很公允,但着眼点是什么呢?是要在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”...

    刘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41485342.html
  • 宗教学研究概论

    主体作用;二是坚持多层面引进外来宗教文化。似乎可以说,在世界宗教史上,没有一种宗教如此执著于本民族传统文化,又如此广泛接纳外来宗教文化,两者反复曲折而又和谐地保持平衡,从而创造出具有日本民族特质的新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15385415.html
  • 谈心说识(十):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

    第十章 万法融和——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   一、圆成实性的世界   前章提到——只要正确地认识因缘,和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,广结善缘,体证般若定慧;不拘泥於世相,不执滞於人我,才能和诸佛一鼻孔出气,心游法界,逍遥自在!   因此,若能体悟“缘生则聚,缘散则灭”的缘起法则,不执著有无,则人生应是和谐而无矛盾。众生皆有佛性,在丝延广大的生命流中,人类只有一种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1522085500.html
  • 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

    90年代以来,教育、环保、慈善成为佛教界面向社会的三面旗帜,佛教与社会相适应、建设和谐社会、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得到了佛教界的积极响应,举办大学生夏令营、僧教育吸收高等教育的力量、开展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、...

    俞学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285667.html
  • 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

    空中俯冲下来,势若流星;有的穿过重楼高阁,宛如游龙;有的则随风漫卷,悠然自得。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、舒展和谐的意趣,呈献给人们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。   艳丽的色彩,飞动的线条,在这些西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9120185786.html
  • 肃然起敬话“远公”

    法名道仪)。慧远一行路经此郡,他见庐山雄伟幽静,足以滋养发展佛教事业,安定心神,便带领众僧,在庐山西麓的西林寺之东的“龙泉精舍”住了下来。慧远仰慕庐山的风光与他从事的佛教传播事业相和谐。三年后,他创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584385899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人间佛教”思想析

    尤不事辞费矣。以此而观人间,则人间为一和聚之群众,复为一原有相当和谐程度之合聚群众,非甚了然之事实乎?但终未至完全和合之度而已,若能完全实现其人间僧之性相者,别即极乐世界。”太虚是将“人生”作为自然物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6.html
  • 了“生”脱“死”的佛学智慧

    积聚而成,是为“五蕴”。  色蕴,相当于物质现象。它包括四大种(地、水、火、风)和四大所造。地、水、火、风,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,一切的物质现象,都是由四大调和分配形成:四大和谐,便会欣欣向荣;四大...

    邓庆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987039.html
  • 禅坐的重要与方法(3)

    平静与和谐的感觉。   “慈爱”或“爱”——无论字面上对你是否有意义——并不是一种与亲密爱人相处而产生的情绪,或是因为与家人小孩同聚一堂,或是因为有一位非常值得爱的人。这种“爱”也与功利主义或是本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50587242.html
  • 禅坐的重要与方法(2)

    对感受不产生反应   其次,禅修必须要同时学习对感受不产生反应的训练。这是我们内心真正达成平静和谐最重要的关键,否则如潮水涌般来的反应将会淹没了我们的心灵,而无法清楚地辨识禅修这条路,眼前只看见一片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50587243.html